信息技术助力综合素质评价:小学教学评价新实践

2024-09-23
次查看

 

信息技术助力综合素质评价:小学教学评价新实践

吕若语,刘小敏,陈泓霖,王静

成都市实验小学战旗分校

【摘要】义务教学阶段课程标准于2022年颁布,教学评价也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在发生变化。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内容不全面、易忽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多向的价值,信息技术支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的不足。什么是信息技术支撑的综合素质评价?各校得到评价报告又该如何进行解读?后续又应该如何优化教育教学方案?本研究立足于这三个问题,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经验的分享。

【关键词】信息技术;综合素质测评;教学评价

一纸成绩单,曾经是评价学生的全部。如今,综合素质评价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这不仅仅是教育理念的一次革新,更是信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信息技术的支撑,让综合素质评价不再是一纸空谈,而是落地生根,花开满园。在这个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变得具体而微,它可以是一段视频,一张作品,一些问题解决方案,从而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支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后如何解读与分析?结合评价结果如何优化后续的教育教学方案?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地去思考和解决。

 

一、信息技术支撑的综合素质评价是什么?

依据学生综合素质的理论框架,确定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目标、内容和范围,设计了2022-20232023-2024学年的测评活动,并借助Seed平台完成测评活动。测评活动包括:“绳影飞舞”“我的小感受”“隐蔽图形找找找”“生活小达人”“倒来倒趣”“看我奇思妙想”“小问题中的大’思考”“我是小小美术家”“文学大比拼”“文思飞扬”“太空探索”等16个。

 

二、解读与分析我校信息化测评支撑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一)测评活动参与情况分析

2022年—2023年中,如图1所示,我校共计1523名、四个年级的学生参与年度测评,其中男生796名,女生727名,我校参与测评活动的男女生人数比例,如图2所示:

 

 

1 参与人数情况图

 

 

2 男女生人数比例图

 

2022年—2023年测评中,共提交有效测评51022份。生均提交有效测评33份。测评提交有效率97.5%,高于本区域33.9%的学校。另有383名学生主动放弃了1091项测评。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发现,我校绝大部分学生都在认真参与本次测评活动,但由于家庭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差别,个别学生不能完成本测评,针对此问题,学校各层面老师都应关注这部分学生,进一步详细了解未完成的原因,辅助学生参与测评活动,并做好相关的舆情工作。

(二)学生综合素质各方面表现

我校属于城镇S1类学校,我校的整体情况较好,本校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属于综合发展卓越型。“自主发展”维度学生表现得分是65.9,超过了本区域71.4%的同类型学校,“文化修养”维度学生表现得分是63.0,超过了本区域60.7%的同类型学校,“社会参与”维度学生表现得分是66.5,超过了本区域78.6%的同类型学校,如图3所示。

 

 

3  我校与本区域同类型学校综合素质平均分对比

 

从均衡发展的角度,“自主发展”均衡指数优于本区域25.0%的同类型学校,“文化修养”均衡指数优于本区域32.1%的同类型学校,“社会参与”均衡指数优于本区域35.7%的同类型学校,如图4所示。

 

 

4 本校与本区域同类型学校综合素质均衡指数对比

 

通过分析以上数据可以发现,我校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能力较强,“文辉修养”水平也在本区域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是从均衡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我校的学生在“自主发展”“文化修养”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不够均衡,也就是说学生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从全国样本来看,我校与全国同类型学校综合素质各维度的平均分对比,在“自主发展”维度高于全国同类型学校平均分,在“文化修养”维度高于全国同类型学校平均分,在“社会参与”维度高于全国同类型学校平均分。通过分析以上数据可以发现,我校的在这三个维度的表现较好。同时有“思想品德”“认知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5个维度高于全国同类型学校平均分。

从全国综合素质各指标平均分横向对比的角度,本年度测评中本校有“身心健康”“自我管理”“问题解决与创新”“人文与审美”“语言与沟通”“科技与应用”“公民道德”“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10个指标高于全国同类型学校平均分;另有0个指标低于全国同类型学校平均分。本校与全国同类型学校综合素质各指标平均分对比情况,如下图所示:

 

 

5 我校与全国同类型学校综合素质各指标平均分对比

 

从本区域综合素质各指标平均分横向对比的角度,在本年度测评中,本校有“身心健康”“自我管理”“问题解决与创新”“人文与审美”“科技与应用”“公民道德”“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9个指标高于本区域同类型学校平均分;另有“语言与沟通”1个指标低于本区域同类型学校平均分。

从均衡发展的角度,在本年度测评中,本校有“自我管理”“公民道德”“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5个指标的均衡指数高于本区域同类型学校平均分。表明在这些指标上本校学生群体水平的差异低于本区域的同类型学校。本校有“身心健康”“问题解决与创新”“人文与审美”“语言与沟通”“科技与应用”5个指标的均衡指数低于本区域同类型学校;表明在这些指标上本校学生群体水平的差异高于本区域的同类型学校。

 

三、结合评价结果优化教育教学的具体方案

(一)我校存在的问题

1.从均衡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我校的学生在“自主发展”“文化修养”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不够均衡,也就是说学生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2.我校学生在“语言与沟通”指标低于本区域同类型学校平均分。

3.从均衡的角度出发,我校“身心健康”“问题解决与创新”“人文与审美”“语言与沟通”“科技与应用”5个指标的均衡指数低于本区域同类型学校。说明学生在这5个指标中存在这较为明显的差异。

(二)针对问题二的优化方案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校提出以下解决方案优化相关教学

语言和沟通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针对我校“语言与沟通”指标低于本区域同类型学校平均分的问题,我校开展了“漂流日记”的活动。

在每单元正常教学后教授基本的写作技巧,如如何写段落、如何组织观点等,让孩子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除此之外,我校每班均开展“漂流日记”的活动,如下图所示。

1. 分组与轮换机制:

   以学生自由组合为基础,稍作调整,确保每组人数为四人,以便进行轮流写作。

   每人每天在日记本上写一篇日记,实现组内成员间的轮换写作。而写作的内容是没有限制的,可以是今天班级里面发生的有趣的故事,也可以是一篇小说的不断续写。

2. 互动与交流:

   设定特定的交流日(如“相约星期二的阅读课”),让学生当众说或读自己的日记,增加互动和学习的机会。每周组织一次日记传阅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触发情感,取长补短。

3. 评价与奖励机制:

   设立小组优胜奖和个人优胜奖,对优秀的漂流日记进行表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4. 指导与辅助:

   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灵感。对于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漂流日记活动的顺利进行。

   鼓励学生将漂流日记作为一种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方式,持续进行下去,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通过实施,可以发现我校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学生在漂流日记中收获知识和快乐。

 

 

6 漂流日记1

 

 

7 漂流日记2

 

 

8 漂流日记3

 

 

9 漂流日记4

 

 

最新

热门

其他案例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