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落实数字评价 科学赋能师生成长

2024-10-12
次查看

 

精准落实数字评价 科学赋能师生成长

黑龙江省宁安市实验小学

 

为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教育部于2022年底启动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工作,我校成功遴选为试点区。

近日,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工作平台发布了“学生综合发展2022-2023年度测评服务报告”,根据全国参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各试点区域所有学生的测评数据计算和分析,宁安市实验小学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划分为“综合发展卓越型”,该校学生“思想品德”“认知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表现突出。

评价工作之所以能顺利开展,得益于学校“三降两提一反思”有效实施途径。

 

一、从不同方面降低完成的难度

1.宣传普及阶段。本次评价是以网络形式开展,对于文化层次不是很高的小县城家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评价工作开展之前,学校以“客观认识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答题工具”“答题方式”“视频录制与上传”“如何引导孩子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评价”等方面分别制作了致家长一封信,从认识和操作上解决了家长对本次评价的顾虑与疑虑,为后期评价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针对性辅导阶段。为让学生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到评价中来,在评价活动开展之前,教导处对班级的学困生进行了一对一的谈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鼓励他们全力以赴地参与到评价中来。同时,针对老年人看护而又没有智能手机的留守儿童,班主任老师更是借出自己的手机,并指导、协助老人进行操作。为将评价工作困难降低为零,学校和班主任老师都积极行动起来,为有困难的家长、学生排忧解难。

3.任务性分解阶段。本次评价的答题时间耗时很长,为进一步降低难度,学校将16个项目内容,分散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平均每月完成两项,也大大降低了作答的难度。

 

二、从不同方面提升评价的效率

1.场域分类与学科分类相结合

学校教导处提前布局,合理安排答题场域。一方面学校将16个项目按评价内容的完成要求,将答题场域分解为学校和家庭两个部分。考虑到需要工具的因素,把“实验”和“劳动”两个动手操作项目安排在家庭内完成。剩余14个项目均在校内完成。这14个项目,同时又根据学科特点,分给了4-6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和体育、美术、音乐、科学、道德与法治五个科任组来完成,每个教研组组长对任务进行分解,具体分工,利用上课时间和分散的零散时间,一人不落地完成评价任务。

2.人人都是测评责任人

学校充分认识本次测评工作的任务和意义,通过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的工作方式,确保测评质量的有效提升。学校本着人人参与,测评为人人的原则,调动全体教师力量,发挥教师们各自优势,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与实践成长,极大地提高了评价实效。比如,擅长音乐的老师,在课前一支歌的等待中,就可以随机指导学生的音准、旋律等问题。即使他是一名科学学科的老师,一旦学生的学习出现了问题,只要他擅长,都会毫不吝啬地付出自己的指导,这也是我校学生在评价中展现出的优于同类学校素养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在反思中成长

今年是学校第二次参加评价,但是当第一年的评价数据结果出来后,学校领导班子便对数据结果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充分了解了学生们的优势与劣势,从而确定整个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不仅仅局限于参加本年度评价的456三个年级,其余的123三个年级也同步跟进。这使得今年的评价工作又快又好的完成。在评价中,也促使整个学校的学生面貌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我们非常清楚,科学的测评一定会助力学校教学工作的着力点与落脚点。依托精准的数据更好地改变原有教学行为中的滞后因素,运用完善的测评数据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感知世界,让师生具备不竭的成长动能,学校一直在思索中提升和前行。

很庆幸学校参加了本次评价工作,它不仅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学生的发展现状,他更像是一个教育的“指挥棒”,引领着学校向更高更远的教育迈进。

未来,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探索研发个性化测评工具,将智慧教育场景中的学科成绩、体质健康等等数据与上述试点平台数据融合,进一步提升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时效性、过程性与全面性,为“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助力。

 

 

最新

热门

其他案例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