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信息促评价 精准规划助成长——2024年度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案例

2024-09-20
次查看

借力信息促评价   精准规划助成长

——2024年度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案例

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域名单的通知》文件精神,天津市被教育部纳入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省市,在试点区域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规模学生跨学段成长跟踪研究”建立的“学生综合评价与发展平台”(以下简称SEED平台)进行技术对接,构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基础数据体系,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学习成长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为国家实施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天津经验。

 

1.  基于数据分析  实施精准定位

为精确把握学生综合素养水平,学校信息中心研判上一年度《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学生综合发展评价报告》,将3-6年级学生分别从“身心健康、自我管理、问题解决、探索创新、人文审美、语言沟通、科技应用、数字素养、公民道德、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12个指标进行精准解读分析,了解到“语言与沟通”指标在平均值以上,“身心健康”“自我管理”等9个指标低于本区域同类型学校平均分。

从均衡发展的角度,在本年度测评中,我校积极组织3-6年级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活动,旨在以评促学,实现学生的多元成长。在“自我管理”“问题解决与创新”“人文与审美”“公民道德”“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7 个指标的均衡指数略低于其他类型学校;表明在这些指标上本校学生群体水平的差异高于本区域的同类型学校,本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类型属于组合发展优势型。

基于12个指标的多维度分析,我们看到每个学生在不同评价指标上各具优势,发展路径和方向各有不同,结合本年度综合素质测评具体考核内容,学校通过开展各类学科活动,针对性发展学生的优势能力,在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均衡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让每个学生活动不同的成长体验。

 

2.  因需而测  评学结合

20245月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正式启动,我校结合去年测评结果,进一步优化测评团队,在已有团队的基础上补充德育中心成员,形成了信息中心+五育团队的联动机制。在平台开放时间内,学校组织各学科教师一同了解测评内容,组织学生利用信息课时间开展综合素质测评,其他学科教师则根据教务排期表依次与信息教师开展双师授课,全方位了解学生在测评过程中的各种学科能力表达。基于课上学生的作答情况,学科教师针对性设计主题学科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从而达到“以评促学,学以促进”的效果。

本次测评有部分测评任务需要拍摄照片、录制音频或视频,需请家长配合时,向家长讲清意义,告知家长无需过度焦虑,只要让孩子以最自然的状态参与测评就好,不需要由家长直接代替。在测评过程中,我校信息中心及时追踪每个学生的测评进度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及时跟进,最终保障全校学生参与率为 100.0%

我们真心希望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规划自己、发展自己!

 

3. 双向驱动  有机统一

我校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构建理论与技术的新范式,以教育评价改革的需求为导向,整体坚持理论科学性与技术可行性的有机统一,保证全面性、发展性、公平性、安全性四个特性始终贯彻在整体评价体系中。

从全面性来说,综合评价不仅要涵盖德智体美劳全要素,还需包括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性和必要性成分的全面有机融合,将批判性思维、协作能力、意志力等关键能力、必备品格都纳入综合评价体系,确保理论体系的全面性。从发展性来说,一方面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另一方面,对相关评价信息进行关联挖掘、分析,帮助快速精准洞察学生综合发展整体情况。从公平性来说,学生、教师、学校等所有利益相关者均能直观清晰地了解评价全过程的相关信息,如采集的数据类型、分析过程的透明性。从安全性来说,在数据采集、共享过程中,使用区块柱形图等,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保障数据安全共享。

比如在“社会参与”这个维度上,我校将德育有机融入学科课程。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是最普遍、最全员,能多方面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我校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结合各学科的性质、任务和特点,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通过充分挖掘渗透于各门学科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每学期,各学科的教师都要思考立足本学科的德育渗透点,通过案例交流探索学科渗透德育的策略。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有机融合。各门学科在创新综合实践活动中,把知识与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从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热爱我们的国家。

 

4.构建体系  促进评价

结合我校原有综合素质评价经验和积累,积极开展具有学校特色评价方案探索。

岳小一直积极致力于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树立全新育人评价观,从评价理念、评价功能、评价策略、评价要素四个方面达成4种转变,即从针对学业成绩的评价转向促进教师、学生、课程共同发展的评价;从认证、甄别、选拔的问责制评价转向面向人人激发潜能自信的评价,从静态的量化结果评价转向动态的多元互动过程性评价;从单一知识获得的评价转向蓄力学生成长过程中必备能力的评价。如:有趣好玩的期末闯关嘉年华。每个学期末,我校都会举行盛大而隆重的“闯关嘉年华”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小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宜的专项学科闯关活动,“趣玩大转盘”“跳蚤市场”“我来绕口令”“巧走迷宫”“火眼金睛”不同学科不同场馆,不同项目相同乐趣……为培养合作意识,闯关活动中融入了很多共同完成任务的合作元素,鼓励学生齐心合力,协作闯关,在问题解决与创新上有了新提升。又如将劳动教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中,开展小项目的探究与实践,全面提高劳动素养。“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学校不断拓展劳动教育新路径,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独具特色的劳动技能挑战赛,将技能学习养成与趣味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每月开展一个主题的“一站到底”劳动技能挑战赛,培养孩子们积极参与劳动的兴趣,提升自我管理、社会责任意识。

我校“大馆小巷 津彩无限”跨科学主题学习,聚焦“我和我求学的城市”,六个年级分别以“我赏我求学的城市”、“我访我求学的城市”、“我游我求学的城市”、“我探我求学的城市”、“我寻我求学的城市”、“我演我求学的城市”,邂逅每个人独特的“津门记忆”。三个周期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开展驱动性问题开题展、中期阶段汇报展、学期成果推介展,从多角度、全过程开展多维度、多时空的评价,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信息赋能,精准评价,共绘成长蓝图。岳阳道小学将紧抓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之机,深化数据应用,利用AI与大数据精准评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航;健全评价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共促学生成长。

 

 

最新

热门

其他案例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