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学生综合发展评价报告正式发布
2024-2025学年学生综合发展评价报告正式发布 每年,全国数百万学生都会登录学生综合评价与发展平台(SEED平台,seed.bnu.edu.cn)参与测评。2024-2025学年全国中小学生综合发展成长测评活动已正式落下帷幕,并为每一位参加测评的学生都生成了一份专属的成长报告。为帮助同学、老师及家长更好地理解这份报告的价值与内容,我们整理了报告解读的重点以及查询方式,方便大家读懂这份藏着成长密码的报告。 一、《学生综合发展评价报告》解读 2024-2025学年的报告在数据呈现、个性化指导、趋势追踪等方面全面升级,从看结果到找方向,从知不足到会改进,为学生成长提供全维度指引,具体可从五大板块深入解读: (一)一眼看清能力全景 拿到报告后,可先聚焦“总体表现”板块,通过直观形式快速掌握学生在10项关键发展指标上的综合情况,直接抓住核心信息: 直观呈现:10项指标对应10根彩色柱子,柱子长度直接反映发展水平,学生哪项能力突出、哪项需要加强,看柱子就能一目了然,学生、家长、教师都能轻松理解; 能力定位:以班级平均值为能力基准线,用色彩对比标注学生的相对位置,既避免因暂时领先盲目自满,也防止因个别短板自我否定; 优势领域:报告用“表现卓越”“表现优秀”等清晰分类,精准圈出学生的优势领域。 (二)需关注就是成长契机 优势值得发扬,补短板也对成长有关键作用,“需关注”板块堪称成长补位指南,用积极视角引导改进: 精准找短板:长板固然耀眼,但短板更需警惕。报告特别设置“需关注项”板块,通过数据可视化与班级对标,精准识别学生在部分发展指标上的薄弱领域,这里标注的不是不足,而是成长的契机,是需要重点关注、及时补位的发展空间; 合力促成长:报告还会引导学生和家长结合日常表现分析原因,是规划意识弱?还是执行效率低?鼓励制定具体改进计划,同时提示教师参与其中,让补短板不再是学生一个人的事,形成家校协同的成长合力。 (三)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 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报告特别强化“个性化”属性,让每个学生的特性都能被看见、被肯定、被激发: 专家和AI双加持:每份评价均由教育领域专家结合AI技术共同形成,是精准匹配学生表现的专属解读; 以终为始明方向:评价既突出优势,帮学生找到价值感,也点出需提升的领域,明确成长发力点。 兼顾特长与全面:不鼓励偏科式发展,而是引导学生在优势领域站稳脚跟后,逐步提升薄弱项,最终实现全面且有特长的成长状态。 (四)要点分析:从知道是什么到知道怎么做 很多家长和学生拿到报告后,会困惑“这个指标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的不足该怎么改进?”——“要点分析”板块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实用指南: 直观参照定水平:报告用等级标签+可视化横轴,让学生清晰知道自己当前所处位置; 要点说明书:针对小、初、高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用适合对应学段的通俗文字解读指标含义,让学生真正理解这项能力的含义; “成长小贴士”给方法:这是报告的宝藏板块,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跳一跳就够得着”的提升建议。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主动规划成长,真正将评价转化为进步动力。 (五)发展趋势:看见成长轨迹,让每一步努力都算数 成长不是一次性考试,而是长期的积累。报告“历年”板块,体现了学生的成长轨迹,用时间维度见证学生的成长变化,传递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理念: 折线图绘成长轨迹:结合学生历年表现情况,生成成长趋势折线图,清晰呈现能力变化,同时与班级平均对比,让成长参照物更直观; 从轨迹看进步方向:趋势不仅是记录过去,更能指引未来; 激发长期成长动力:最打动人心的是,报告用轨迹告诉学生: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步努力都算数。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哪怕偶尔有起伏,都是成长的一部分,帮助学生从关注一次的结果转变为享受积累的过程,真正激发长期成长的内在动力。 二、报告进入方式 学生如何查看报告并提交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