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2025年度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最新
2025-08-23
次查看

 

2025年8月19日,教育部“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域工作会议在京顺利召开。来自教育部“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8个试点区域负责人与相关代表以及试点工作秘书处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相关人员共计60余人出席会议。

 

 

教育部试点工作指导专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致欢迎辞。陈丽教授高度肯定了试点区域共同做出的卓越成绩,并对大家长期的努力表示感谢,总结了在教育部和科技部的支持下,区域共同探索的集理论、技术、工具和服务于一体的人工智能支持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整体解决方案(SEED)已经取得了阶段成效,得到教育部的高度认可。并提出下一阶段试点工作将持续深化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试点工作秘书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郑勤华教授总结了试点工作创新的SEED解决方案在全国8000余所学校,400万学生的服务情况,并从教评融合、理论指标融合、系统融合、数据融合等角度,重点回顾了SEED解决方案在区域落地深化应用的进展,并介绍了2025-2026年试点工作在测评组织、方案创新等方面的重点安排。

 

 

各试点区域结合本区域特点,对前期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个阶段的工作进行了规划。大家表示,试点工作对深化区域素质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意义,前期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下一步将落实教育部的安排,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科学组织区域试点参与学校和学生完成新一轮测评工作,重点保障试点的规模和流失率的控制;2、按照秘书处指导意见,将测评活动融入日常人才培养活动中,促进教学评一体化;3、推进区域特色评价方案的建立,将SEED解决方案分步融入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体系,实现教育数字化服务的整合;4、扎实推进区域过程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记录和SEED学生发展水平诊断数据的融合,实现综合素质评价进一步科学化和客观化,助力大规模因材施教;5、深入SEED反馈数据和报告的结果应用,探索将试点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提升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此外,试点区域也提出,希望秘书处能够加强报告解读和应用指导,协助落实试点结果的深入应用。

 

会议最后,试点工作专家组组长陈丽教授进行会议总结。她提出,希望各试点区域明确各自工作重心,围绕前期试点工作已经创新的人工智能支持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解决方案,结合本地特色积极创新,深化结果应用,以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感,在未来的试点工作中再上新的台阶。